1. <pre id="smfy8"></pre>
  2. <pre id="smfy8"><label id="smfy8"><xmp id="smfy8"></xmp></label></pre>
  3. <table id="smfy8"></table>
    直通屏山|福建|時評|大學城|臺海|娛樂|體育|國內|國際|專題|網事|福州|廈門|莆田|泉州|漳州|龍巖|寧德|南平|三明
    您所在的位置: 東南網 > 天下 > 聚焦 > 正文
    熱解讀|紅樹林邊的矚望
    www.youxicehua.cn?2023-04-13 10:21:15? ?來源:央視網    我來說兩句

    熱解讀近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,這是2023年全國兩會后總書記首次地方考察。4月10日,總書記在有“紅樹林之城”美譽的湛江考察了麻章區湖光鎮金牛島紅樹林片區。

    這一紅樹林片區位于我國紅樹林面積最大、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——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部。紅樹林素有“海岸衛士、鳥類天堂、魚蝦糧倉”的美譽,是最重要的藍碳生態系統之一,在凈化海水、防風消浪、維持生物多樣性、固碳儲碳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。

    這并不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關注紅樹林。

    2017年4月19日,總書記赴廣西考察時踏著晚霞來到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。夕陽輝映下的紅樹林格外壯觀,總書記聽介紹、看實景,強調“保護珍稀植物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內容,一定要尊重科學、落實責任,把紅樹林保護好”。

    2022年11月5日,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《濕地公約》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并發表致辭,他向世界宣布中國將在深圳建立“國際紅樹林中心”。海內外輿論認為,此舉充分體現了中國對沿海生態特別是紅樹林保護的關心和重視。

    守護紅樹林,守護的不僅是濕地,更是我們的未來,這是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的美麗詮釋和生動實踐。

    有理念,更有行動。

    2020年,《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(2020—2025年)》出臺,中國紅樹林保護修復有了“時間表”和“路線圖”。行動計劃提出將嚴格保護與科學修復相結合,到2025年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800公頃。

    2021年,國家林草局與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《紅樹林生態修復技術手冊》,指導各省區有序開展種苗培育、良種選育和標準制定等方面工作。

    2022年6月1日,中國首部專門保護濕地的法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》正式施行。這部法律就紅樹林保護專門設置了多個條款,明確要求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紅樹林。

    …………

    念念不忘,必有回響。在全球紅樹林面積大量減少的背景下,中國紅樹林面積已從2001年的2.2萬公頃恢復到2022年的2.7萬公頃,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凈增加的國家之一。

    廣東湛江紅樹林被國際濕地專家稱為世界濕地恢復的成功范例,福建漳江口紅樹林棲息著150多種鳥類、240多種水生動物和近400種水生物,廣東深圳福田紅樹林濕地被列入《濕地公約》“國際重要濕地”名錄……紅樹林之美,成為美麗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。

    多國專家學者表示,中國紅樹林保護修復成績的背后,是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提供的可借鑒路徑與經驗。

    紅樹林守護海洋,我們守護紅樹林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這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,也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題中之義。


    責任編輯:陳雨文